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汉阳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往事的怀念和时光流逝的惆怅。
开头两句写景:江面开阔,白浪平静,天空澄澈无尘,只有一座孤山矗立在江边,仿佛挡住了远去的渡口。这里用"孤峦塞去津"暗示人生道路的阻碍,也暗含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中间四句用典抒情:"芳草偏怜衡处士"借用东汉隐士衡门的典故,表达对高洁隐士的仰慕;"桃花不梦息夫人"反用桃花夫人(春秋时期息国国君夫人)的典故,说如今桃花依旧,却再也梦不到当年的美人,暗喻美好事物已逝。"江头鼓枻"写渔人停桨,暗指自己不再奔波;"汉上题襟"说当年在汉水畔题诗唱和的往事已成陈迹。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掐指一算已过去二十四年,无情的时光让人不禁潸然泪下。"痴泪"二字尤为动人,既写泪水不受控制地流下,也暗含对往事执着的怀念。
全诗以江景起兴,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用白浪、孤山、芳草、桃花等意象,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将对往事的追忆融入眼前景物,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