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风烟彭泽里,山水仲长园。由来弃铜墨,本自重琴尊。
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复存。有美光时彦,养德坐山樊。
门开芳杜径,室距桃花源。公子黄金勒,仙人紫气轩。
长怀去城市,高咏狎兰荪。连沙飞白鹭,孤屿啸玄猿。
日影岩前落,云花江上翻。兴阑车马散,林塘夕鸟喧。
高情邈不嗣,雅道今复存。有美光时彦,养德坐山樊。
门开芳杜径,室距桃花源。公子黄金勒,仙人紫气轩。
长怀去城市,高咏狎兰荪。连沙飞白鹭,孤屿啸玄猿。
日影岩前落,云花江上翻。兴阑车马散,林塘夕鸟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三月曲水边举办的宴会,充满了自然美景和文人雅趣。诗人通过对比官场和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由高洁生活的向往。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用陶渊明(彭泽)和仲长统两位隐士的典故,表明诗人看轻官场名利("铜墨"指官印),更看重琴酒相伴的雅致生活。这种高雅情趣虽然稀少,但在当下依然存在。
2. 中间部分具体描写宴会场景: - 用"芳杜径"(长满香草的小路)、"桃花源"形容宴会地点如同世外桃源 - "黄金勒"(豪华马具)和"紫气轩"(仙气缭绕的车驾)描写宾客的尊贵 - 白鹭飞翔、猿猴啼叫、日光云影等自然景物,烘托出远离尘嚣的意境
3. 结尾写宴会结束时的景象:车马散去,林间鸟儿归巢啼鸣,以动衬静,余韵悠长。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三月春光 2. 通过对比官场与隐居,展现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3. 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4. 用典自然,既显学识又不晦涩
诗中"弃铜墨"(放弃做官)、"狎兰荪"(与香草为伴)等表述,生动展现了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态度。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