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游二首 其二

扑面浮香度浅溪,水光花落夜猿啼。
行云踪迹知何处,十二峰头月正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神秘的夜晚景象,充满画面感和意境美。

前两句"扑面浮香度浅溪,水光花落夜猿啼"就像一幅动态的夜景图:花香扑面而来,飘过浅浅的溪流,水面泛着微光,花瓣轻轻飘落,远处传来夜猿的啼叫声。诗人通过嗅觉(浮香)、视觉(水光、花落)、听觉(猿啼)的多重感受,营造出一个立体生动的夜晚氛围。

后两句"行云踪迹知何处,十二峰头月正低"将视线转向天空和远山。飘动的云彩不知去向,十二座山峰之上,月亮低垂。这里用"行云"暗示时光流逝的无常,而"十二峰头"则增添了神话色彩(巫山十二峰常被用作爱情象征),低垂的月亮更烘托出夜色的深沉。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看似在写景,实则通过流动的香气、飘落的花瓣、游走的云彩和低垂的月亮,暗喻人生聚散无常的哲理。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在这静谧的夜景中,我们能感受到他淡淡的怅惘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