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华州周侍郎立秋日奉诏祭岳诗

关河豁静晓云开,承诏秋祠太守来。山霁莲花添翠黛,
路阴桐叶少尘埃。朱轓入庙威仪肃,玉佩升坛步武回。
往岁今朝几时事,谢君非重我非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立秋时节奉皇帝之命去华山祭祀的场景,展现了庄严与自然交融的美感。

开头两句写清晨出发时的景象:关隘河流在晨光中显得开阔宁静,云雾散开,太守(周侍郎)奉命在立秋这天去华山主持祭祀。"豁静"二字用得很妙,既写出了山河的壮阔,又透出清晨的静谧感。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画面:雨后的华山像一朵青翠的莲花,山路被梧桐树荫覆盖,几乎没有尘土。这里用"莲花"比喻华山,既符合华山五峰如莲的实景,又暗含神圣意味。接着描写祭祀场面:红色车驾进入庙宇时仪仗威严,佩戴玉饰的官员登坛祭祀后缓步返回。通过"朱轓""玉佩"这些细节,把庄重的祭祀仪式生动呈现。

最后两句突然转入感慨:年复一年相似的情景,你(周侍郎)并非因为位高权重才被选中,我也不是因为有才华才来作诗。这里表面谦虚,实则暗含对友人品格的赞赏——被选为主祭官是因为德行而非权势,诗人自己作诗也是出于真挚情谊而非卖弄文采。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清晨的山水远景,推到山色树荫的中景,再聚焦到祭祀特写,最后定格在两位老友的相视一笑中。既有大自然的清新,又有人文的庄重,结尾的感慨更让仪式有了人情温度。

李景让

李景让,唐朝时期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字后己。书法家。性方毅有守。大中(八四七―八五九)中历进御史大夫,出拜西川节度使,谥曰孝。工书法,尝称前人墨帖,类非以书得名,然世之宝藏者,特以其人耳。景让德望议论,一世所宗,行书又足以追配古人,宜其翰墨有传也。《唐书本传》、《宣和画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