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冷雨幽窗不可听,
挑灯闲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
岂独伤心是小青!

译文及注释

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
凄冷的夜雨打幽窗不堪细听,挑亮灯火无聊地看《牡丹亭》。

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
人间也有比我更痴情的人儿,难道伤心的只有我小青一个吗!
亦有:也有。亦,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凄冷的夜雨打幽窗不堪细听,挑亮灯火无聊地看《牡丹亭》。
人间也有比我更痴情的人儿,难道伤心的只有我小青一个吗!

注释
亦有:也有。亦,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独处的场景,传递出深深的孤独与共鸣。

开头“冷雨幽窗不可听”营造出阴冷压抑的氛围——雨点敲打窗户的声音让人心烦意乱,甚至不愿去听。这种环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第二句“挑灯闲看牡丹亭”是转折。诗人点亮油灯,随手翻看《牡丹亭》(一部描写生死爱情的戏剧)。一个“闲”字看似随意,实则透露出百无聊赖的消遣,暗示他试图通过阅读排解愁绪。

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人间亦有痴于我”——原来这世上还有比我更痴情的人(指《牡丹亭》中的角色);“岂独伤心是小青”——伤心的又岂止是我(或“小青”)呢?这里可能用“小青”自比(传说中痴情女子的代称),也可能指《牡丹亭》中为情而死的丫鬟春香(别称“小青”)。诗人通过对比,发现自己的痛苦并非独一无二,既有一种释然,又带着对人间普遍痴情的悲悯。

全诗的精髓: 1. 孤独中的共鸣——在冷雨夜独自伤怀,却在书中找到“同病相怜”的故事,说明人类的痛苦是相通的。 2. 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读《牡丹亭》不仅为消遣,更是为了在别人的痴情中寻找安慰,缓解自己的伤心。 3. 含蓄的感染力——没有直接哭诉多痛苦,而是用环境、动作和典故层层递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细腻的哀愁。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场景和典故,道出了每个人在孤独时都曾有过的体验:当我们以为自己最不幸时,其实总能在世间找到相似的灵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