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帷罨画楼二首 其二

回首当年胜,争传罨画溪。
同人诗结社,名士笔留题。
试点生公石,时沾燕子泥。
庭中遗植在,乔木尽依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下帷罨画楼二首 其二》像一幅怀旧的老照片,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对往昔文人雅集生活的追忆。

前两句"回首当年胜,争传罨画溪"像打开记忆的相册,诗人想起当年罨画溪(可能是当地名胜)的盛况,那时人人都夸赞这里的美景。接下来的"同人诗结社,名士笔留题"具体描绘了当时的文人活动: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组建诗社,有名气的才子们在这里题诗作画,就像现在文艺青年们聚在一起搞创作沙龙。

"试点生公石,时沾燕子泥"这两句很有生活气息:诗人们或许在溪边的大石头上试着题字(生公石典故暗含),衣服上还沾着春天燕子筑巢时掉落的泥巴。最后两句"庭中遗植在,乔木尽依栖"把镜头拉回现实:当年庭院里种的树木还在,高大的乔木上停满了鸟儿,暗示虽然人事已非,但自然景物依然延续着当年的生机。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用"文人雅集"和"自然景物"两条线索,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淡淡惆怅。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跨越时光的文人情怀。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对美好往事的珍视,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期许——就像诗里那棵老树,虽然当年的人不在了,但树还在,鸟还来,文脉还在延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