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锡宴

倾朝朱紫正骈阗,红杏青莎映广筵。不道楼台无锦绣,
只愁尘土扑神仙。鱼衔嫩草浮池面,蝶趁飞花到酒边。
日暮骅骝相拥去,几人沉醉失金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美丽,以及宴会结束后的情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1. 宴会的盛况:诗的开头两句“倾朝朱紫正骈阗,红杏青莎映广筵”描绘了宴会的热闹景象。这里的“朱紫”指的是官员们穿着的红色和紫色官服,“骈阗”形容人很多,就像红色和紫色的官员们聚集在一起。红杏和青莎(青草)映衬着宴会的广阔场地,营造出一种热烈、繁荣的氛围。

2. 美丽的环境:接着,“不道楼台无锦绣,只愁尘土扑神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地点的奢华与美丽。虽然楼台本身并不用锦绣装饰(“不道”意为不是因为楼台本身没有),但人们更担心的是来自外面的尘土会玷污了如神仙一般的贵客。这样的比喻不仅形象地表达了宴会环境的精美,也暗示了宴会的尊贵与神秘感。

3. 生动的自然景象:诗的第三联“鱼衔嫩草浮池面,蝶趁飞花到酒边”通过鱼儿和蝴蝶的活动来增添画面的生动感。鱼儿在池塘上浮游时嘴里衔着嫩草,蝴蝶追逐着飘落的花瓣来到酒杯旁边,这些细节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场景。

4. 宴会后的散场:最后两句“日暮骅骝相拥去,几人沉醉失金鞭”则稍稍转向宴会后的场景。随着天色渐晚,“骅骝”(指骏马)代表着宴会中的贵客纷纷离开,这里用“相拥”描绘了宴会结束时人们的依依不舍。最后一句“几人沉醉失金鞭”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暗示了虽然宴会盛大,但天亮后仍有少数人因饮酒过度而未能控制住自己,甚至遗失了马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为我们展现了古代一场热闹、奢华且略带忧伤的宫廷盛宴。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宴会的奢华与美丽,还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宴会后的场景,传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稍纵即逝的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