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袅袅东风

袅袅东风,碧湘左畔群山囿。海棠无语不成蹊,桃李羞牛后。生脸朱唇晕酒。问坡仙、肝肠锦绣。未容花睡,银烛高烧,何如晴昼。十事之中,不随人意长居九。结贻憔悴笑灵均,兰盈襟袖。今代巫阳恐有。剑南呼、樵人画手。向青轩底,貌取妖妍,为司花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满江红·袅袅东风》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描绘了春天花开的景象,同时暗含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上阕(前半部分)写春景: 开篇用"袅袅东风"带出春风轻柔的感觉,描写碧湘江畔群山环绕的景色。海棠花静静开放却无人欣赏("无语不成蹊"),而普通的桃李花却大受欢迎("羞牛后"指跟在牛后面,比喻随大流)。接着用"生脸朱唇晕酒"形容花朵娇艳如醉酒的少女,并借苏轼(坡仙)爱花的典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其在夜晚点灯赏花("银烛高烧"),不如在晴朗的白天尽情欣赏。

下阕(后半部分)抒怀: 转折说人生十件事里,有九件不如意(现代人说的"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用屈原(灵均)佩戴兰花的典故,对比自己赏花时的憔悴。后段突发奇想:邀请剑南的樵夫和画师,在青轩(可能是凉亭)底下把娇艳的花朵画下来,算是给花神祝寿("司花"指掌管花的神)。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其实是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想用艺术方式留住春天。

全词妙在: 1. 用桃李花的俗艳反衬海棠的高洁 2. 把赏花写得像与古人对话般有趣 3. 最后"为花祝寿"的奇思妙想,把惜春之情推向高潮 4. 表面写花,实际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淡淡愁绪

就像现代人用手机拍下樱花时说"要留住春天",古人用画笔记录花朵,都是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温柔抵抗。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