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译文及注释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新造的场院地面平坦的像镜子一样,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
霜晴:指霜后的晴天。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jiā)响到明。
农民欢笑歌唱着,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农民整夜挥舞连枷打稻子,响声一直到天亮。
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新造的场院地面平坦的像镜子一样,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
农民欢笑歌唱着,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农民整夜挥舞连枷打稻子,响声一直到天亮。

注释
霜晴:指霜后的晴天。
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农村秋天打稻的忙碌景象,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丰收的喜悦。

首句“新筑场泥镜面平”,描述了一片新铺好的晒谷场,泥地平整得就像镜子一样光滑。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平整、干净的场院,为接下来的打稻活动做好了准备。

第二句“家家打稻趁霜晴”,则点明了农民们都在晴朗的天气里抓紧时间打稻。这里的“家家”说明家家户户都在忙碌,这是一幅全民参与的场景。而“趁霜晴”则形容了一个晴朗的秋日,这样的天气最适合晾晒稻谷,也暗示了农民们对天气的把握。

第三句“笑歌声里轻雷动”,描述了农民们在闲谈中挥动连枷打稻的情景。这里“笑歌声”写出了农民们在劳动中的轻松愉快,他们边干农活边聊天,笑声和歌声在田野上回荡,营造出一种和谐欢乐的气氛。“轻雷动”则是形容连枷打稻时发出的轻响,就像是轻微的雷声,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句“一夜连枷响到明”,进一步强调了农民们打稻的辛苦和忙碌。他们彻夜不眠地敲打稻谷,直到天亮,这句诗不仅表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精神,也描绘出了一个忙碌而有条不紊的工作场面,展现了农民们为了丰收而付出的辛勤劳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农民们在秋天丰收季节的忙碌与喜悦,以及他们对劳动成果的自豪和满足感。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