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侍御张龙坪领东沂兵宪

手握兵符下鲁中,指挥诸将尚乘骢。
密收海上酬恩士,渐散山南挟弹雄。
春日劝耕滕壤外,秋风较猎许田东。
儒家自有匡时略,何必桥边拜石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张龙坪的官员奉命到山东一带统领军队的场景,展现了他文武双全的形象和务实为民的作风。

前两句写他手持兵符来到鲁地(山东),骑着高头大马指挥将领们,威风凛凛。这里用"乘骢"(青白色骏马)这个意象,暗示他身份尊贵、气度不凡。

中间四句具体写他的工作:先是整顿军队,悄悄收编了海上效忠朝廷的勇士,又逐步遣散山里那些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春天时亲自到田间鼓励农耕,秋天则在许田以东举行军事演习。这些描写展现了他既懂军事管理,又重视民生发展。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认为读书人(儒家)本来就有匡扶时局的才能策略,不必像张良那样去桥边拜师学艺(传说张良曾遇黄石公得兵书)。这是对张龙坪才能的肯定,说他靠真才实学就能治理好地方,不需要借助神秘力量。

全诗通过具体的工作场景描写,塑造了一位既能带兵打仗、又会治理地方的理想官员形象。语言朴实但意象生动,比如"劝耕""较猎"这些动作描写,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人物的勤政形象。最后两句的议论既是对主人公的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治国理念的认同。

赵贞吉

(1508—1576)四川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以博洽闻,最善王守仁学。文章雄快。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迁国子司业。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当宣谕诸将,监督力战。贞吉合帝旨,立擢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为严嵩所中伤,廷杖谪官。后累迁至户部侍郎,复忤嵩夺职。隆庆初起官,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颇思改弦易辙,而与高拱不协,遂乞休归。卒谥文肃。有《文肃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