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

柳色尚沉沉,
风吹秋更深。
山河空远道,
乡国自鸣砧。
巷有千家月,
人无万里心。
长城哭崩后,
寂绝至如今。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和游子思乡的孤寂心情。

前两句用柳树颜色暗沉、秋风渐冷来营造深秋氛围。"柳色沉沉"暗示心情沉重,"秋更深"点明季节已到深秋。三四句写游子远行路上看到辽阔山河,却听见故乡传来的捣衣声,形成强烈对比——远方再美也不及家乡温暖。

五六句通过"千家月"和"万里心"的对比,说月亮能照到千家万户,但人却难有远行万里的勇气,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借长城崩塌的典故,暗示坚固如长城都会倒塌,而自己的孤寂却始终如影随形,突出漂泊在外的凄凉。

全诗用秋景烘托愁绪,通过"捣衣声""千家月"等生活化意象,把抽象的思乡之情写得真实可感。最后用长城作比,将个人情感升华到历史沧桑的高度,让读者在平淡字句中感受到深沉的情感力量。

周朴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