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桃花庄春望
春遍江南风细细。正是嫩寒天气。燕子衔泥,提壶唤雨,十里软红尘滓。
袷衣初试。看波绿粼粼,野鸥乍起。一路桃花,浅深红到半山里。
回忆岭南旧地。有万枝香雪,月明如洗。沽酒桥边,采桑村外,一样嫣红姹紫。
春光无改。叹廿载浮踪,鬓丝添矣。它日来游,溪上桃花开还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生动画面,同时融入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上片写眼前春景:开篇用"风细细"带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温柔,接着用燕子筑巢、提壶鸟鸣等细节,展现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软红尘滓"四字很妙,既写路上扬起的淡淡红尘,又暗含对尘世繁华的淡然。随后镜头转向自然风光:波光粼粼的绿水、突然飞起的野鸥,特别是"一路桃花"的描写,用"浅深红"精准捕捉了桃花由近及远渐次绽放的美。
下片转入回忆与感慨:先想起岭南故乡的春景,那里有雪白芬芳的梅花,月光下的景色纯净明亮。通过"沽酒""采桑"等生活场景,说明无论江南岭南,春天都一样绚烂。但紧接着笔锋一转,感叹二十年漂泊让鬓发渐白。最后用设问作结,想象未来重游时桃花是否依旧盛开,留下淡淡惆怅。
全词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写的是明媚春光,却透露出岁月无情的忧伤。作者用桃花作为贯穿全篇的意象,既象征美好春光,又暗示人生易逝。这种"以乐景写哀"的手法,让惆怅之情更加深刻。词中"叹廿载浮踪,鬓丝添矣"两句,道出了每个中年人都能共鸣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