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残灯
荧荧已是无多焰,帘阴那堪风紧。
石火年光,兰膏身世,照得欢愁谁醒。
铜蠡待尽。
任红蝠啼烟,苍鼯跳影。
倩女迷离,玉钗挑倦镇孤凭。
华妆曾耀翠鬓。
怎春宵未度,顿怨凄冷。
单枕江船,一星野店,重叠漫郎前恨。
虚堂人静。
借净土传灯,絮禅相證。
莲炬金坡,谪仙诗梦警。
石火年光,兰膏身世,照得欢愁谁醒。
铜蠡待尽。
任红蝠啼烟,苍鼯跳影。
倩女迷离,玉钗挑倦镇孤凭。
华妆曾耀翠鬓。
怎春宵未度,顿怨凄冷。
单枕江船,一星野店,重叠漫郎前恨。
虚堂人静。
借净土传灯,絮禅相證。
莲炬金坡,谪仙诗梦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残灯"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意象描写,展现了一个孤独凄凉的人生境遇。
上阕开篇就用"荧荧无多焰"描绘残灯将尽的画面,暗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石火年光"把人生比作打火石迸发的短暂火花,突出生命的脆弱易逝。词人用"兰膏身世"自比,就像灯油终将耗尽一样,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铜蠡(古代计时器)即将流尽,红蝠(蝙蝠)在暮色中啼叫,苍鼯(飞鼠)跳动的影子,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阴森凄凉的氛围。
下阕转入回忆对比。曾经"华妆耀翠鬓"的辉煌,与如今"春宵未度"的凄凉形成强烈反差。"单枕江船"和"一星野店"的漂泊意象,暗示了词人孤独的流浪生活。"净土传灯"借用佛教用语,表达寻求心灵解脱的愿望。最后以"谪仙"(被贬下凡的仙人)自比,在残灯将尽时依然保持着诗人的梦想与警醒。
全词通过残灯这一核心意象,将生命短暂、世事无常、孤独漂泊等人生感悟融为一体。艺术手法上善用对比(过去辉煌与现在凄凉)、比喻(生命如火花)和象征(残灯象征生命),语言精致凝练,情感深沉含蓄,展现了词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精神追求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