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吴自昔肇洪荒,一望东南接混茫。
习坎不盈时未达,在川应与道俱长。
禹门春尽兼天涌,牛渚秋高彻夜光。
愧我短缨犹未濯,不知何处泛沧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水"为主题,通过水的不同形态和典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开头两句描绘了水的原始状态:远古时期的水神天吴开辟了洪荒世界,东南方向的水域与混沌相连。这里用神话传说展现水的古老与宏大。

中间四句通过水的特性展开思考: - 水在低洼处流动却不会满溢("习坎不盈"),就像人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时未达") - 河流奔流不息("在川"),暗示做人的道理也应如水般源远流长("与道俱长") - "禹门春尽"用大禹治水的典故,写春汛时河水汹涌 - "牛渚秋高"用晋代将军温峤夜探牛渚的典故,写秋夜月光映水的清澈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惭愧自己像短绳一样浅薄("短缨"),还没能像古人那样洗涤心灵("未濯"),不知何时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清净水域("泛沧浪")。"沧浪"既指实际的水域,也象征理想的精神境界。

全诗通过水的各种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修身养性的追求,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境界的向往。语言优美,用典自然,将水的物理特性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