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方时敏杨信祖二子同过王立之观立之所集前辈诗文各以姓赋诗
秋容散古原,秋声满寒条。
幽人开晓梦,喔喔鸡戒朝。
骑马西南隅,不知道里遥。
我行将何之,我友昔见邀。
斯人非世人,与世不相聊。
几年赋归欤,塞耳树上瓢。
谁知翰墨功,百倍巴蜀饶。
方杨妙天质,两玉不易招。
粟(吴本作乘)马来会盟,此义久寂寥。
主人喜开尊,杯殽初刻彫。
及乎启丹台,座上皆闻韶。
委积山海奇,浩荡江汉朝。
此囿无郊封,烂漫各刍荛。
归来蒲深望,老大犹虚骄。
幽人开晓梦,喔喔鸡戒朝。
骑马西南隅,不知道里遥。
我行将何之,我友昔见邀。
斯人非世人,与世不相聊。
几年赋归欤,塞耳树上瓢。
谁知翰墨功,百倍巴蜀饶。
方杨妙天质,两玉不易招。
粟(吴本作乘)马来会盟,此义久寂寥。
主人喜开尊,杯殽初刻彫。
及乎启丹台,座上皆闻韶。
委积山海奇,浩荡江汉朝。
此囿无郊封,烂漫各刍荛。
归来蒲深望,老大犹虚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清晨,诗人与友人相约拜访隐士王立之的情景,展现了文人雅集的风雅趣味和隐逸情怀。
诗歌开篇用"秋容散古原,秋声满寒条"勾勒出萧瑟的秋景,为全诗奠定清幽基调。诗人清晨被鸡鸣唤醒,骑马赴约却不知路途远近,这种随性而往的态度体现了文人洒脱不羁的性格。
诗中提到的王立之是个不同寻常的隐士,他远离尘世喧嚣,过着"塞耳树上瓢"的隐居生活。这位隐士虽然不涉世事,却在诗文创作上造诣深厚,其才华被比作"百倍巴蜀饶",显示出超凡脱俗的文学成就。
"方杨"指的是诗人的两位友人方时敏和杨信祖,他们如美玉般高洁难得。这次雅集意义非凡,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寂。主客相聚后,饮酒赋诗,欣赏王立之收藏的前辈诗文,仿佛聆听上古韶乐般陶醉。
最后诗人以"此囿无郊封,烂漫各刍荛"形容这个没有围墙的文人天地,大家自由抒发,各展才华。归途中诗人虽已年长,却仍保持着对文学的热忱与向往。全诗通过对秋景、雅集、隐士的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崇尚高雅生活的理想境界。
饶节
饶节(1065~1129),宋代诗僧。字德操,一字次守,自号倚松道人、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