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中怀古

荆卿墓上草离离,郭隗台边对落晖。
战国山川秋气壮,中原豪杰晓星稀。
乾坤纳纳无人识,南北年年有雁飞。
说似芦沟桥畔柳,安排青眼送将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燕中怀古》是明代诗人宋登春的作品,他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在燕地(大致指今天的北京附近地区)怀古时的感慨。下面我会尽量用现代汉语来通俗地解释这首诗。

首句“荆卿墓上草离离”,“荆卿”指的是荆轲,他是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位英雄,以勇刺秦王而著名。“墓上草离离”形容荆轲墓上的草长得茂盛,但也透露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可能是说荆轲虽然英勇但最终失败,他的牺牲和贡献没有被后人充分认识和纪念。

第二句“郭隗台边对落晖”,“郭隗台”是燕国人郭隗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也是燕国的一个历史遗迹。“落晖”指的是夕阳的余晖,形容时间流逝,一天的傍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郭隗的怀念,并暗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变迁和衰败。

第三句“战国山川秋气壮”,“战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即春秋战国时代。“秋气壮”形容秋天的气息浓烈、强劲,这里可能既描绘了燕地的自然景观,也隐喻着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和豪情壮志。

第四句“中原豪杰晓星稀”,“中原”指的是中国的中部地区,是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豪杰”指的是杰出的人才,“晓星稀”形容天刚破晓时星星稀少,可能意味着杰出人才在那个时代并不常见或者难以被重用。

第五、六两句“乾坤纳纳无人识,南北年年有雁飞”,“乾坤纳纳”形容天地广阔无垠,“无人识”意味着没有人认识或理解这个广阔的世界。“南北年年有雁飞”则通过描写大雁每年南北迁徙的自然现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一句“说似芦沟桥畔柳,安排青眼送将归”,“芦沟桥”指的是北京附近的芦沟河上的桥,是燕京(今北京)的一个著名古迹。“青眼”在这里是双关语,既指绿色的眼睛,也指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安排青眼送将归”意味着诗人期待着有人能够像对待绿树一样珍惜和保护这片土地,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燕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