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 其八十

众生眼盼盼,心路甚堂堂。
三(袁、项校「一」)种怜儿女,一种逐耶娘。
一种惜身命,一种忧死亡。
侧长恭勉(张改作「抛」)面,长生跪拜羊。
口中不解语,情下极荒忙。
何忍刺他煞,曾无阡许惶。
牛头捉得你,镬里熟煎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众生面对生死时的不同态度,充满讽刺和警醒意味。

前六句像镜头切换一样,快速展示了四种人生态度:有人只顾盯着眼前利益(眼盼盼),有人满脑子远大理想(心路堂堂),有人溺爱子女,有人盲从父母,有人贪生怕死,有人整天担忧死亡。这些描写像一面照妖镜,映照出世人常见的执念。

中间四句画面感极强:我们看到有人侧着脸假装恭敬,有人跪拜祭祀用的羊。这些人嘴里念着听不懂的话,内心其实充满恐惧和慌乱。这里暗讽某些人表面虔诚,实则内心空虚。

最后四句突然转向地狱场景,语气变得锋利:你怎能忍心伤害他人?作恶时毫无愧疚?但等着你的是牛头鬼差的抓捕,下油锅的酷刑。这个突兀的转折就像一盆冷水,把读者从世俗百态中泼醒。

全诗用"众生相-虚伪相-地狱相"三层结构,像连环画一样揭露人性弱点。最妙的是结尾的"煎汤"比喻,把抽象的地狱惩罚变成具象的厨房场景,让说教变得生动可感。诗中重复使用"一种"的排比,像敲木鱼一样强化节奏,让警示更有穿透力。

王梵志

卫州黎阳人。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