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咏蔷薇

楼外金墉,巷头银井,隐约非花非雾。
一片胭脂,祇许莺梭穿度。
怯攀折、绿刺潜防,卖窈窕、红情暗与。
隔绡窗、背著秋千,朦胧最是窃香路。
小拈螺子钿盒,将露华傅体,殢他鸳侣。
一架蔷薇,重取残春填补。
看袅袅、风里腰肢,是盈盈、夜来情绪。
谁悄把、绣谱亲描,惹墙花漫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以蔷薇为主题的词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蔷薇的美丽和魅力。

首先,词的上片通过“楼外金墉,巷头银井”的描写,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这里的“金墉”和“银井”仿佛是蔷薇的背景,营造出一种非花非雾的朦胧感。接下来的“一片胭脂,祇许莺梭穿度”形象地描绘了蔷薇的颜色和质感,如同一片胭脂般鲜艳,同时又有莺梭穿度的轻盈。

接下来,“怯攀折、绿刺潜防”表达了作者对蔷薇的珍视和呵护,而“卖窈窕、红情暗与”则展现了蔷薇的婀娜多姿和含蓄的情感。隔着一道窗子,背对着秋千,朦胧中仿佛看到了窃香的情景,让人不禁产生遐想。

词的下片则更加深入地描绘了蔷薇的魅力。用“小拈螺子钿盒”来形容女子的精巧细致,她将露华傅体,与鸳侣相伴。这里的“露华傅体”形象地描绘了蔷薇的露珠点缀,美不胜收。接下来,“一架蔷薇,重取残春填补”表达了蔷薇在暮春时节依然能够绽放出美丽的景象,为大地增添色彩。

最后,“看袅袅、风里腰肢,是盈盈、夜来情绪”则进一步描绘了蔷薇的柔美与风情。谁悄把绣谱亲描,惹墙花漫妒,表达了人们对蔷薇的欣赏和喜爱,甚至引发了墙花的嫉妒。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将蔷薇的美丽和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词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词作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呵护之情,让人感受到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总之,这首词作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