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昭陵(唐太宗陵墓)的壮丽景象,同时暗含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群山起伏中突然出现一座青翠高峰,像被神力劈开一般雄伟。这里用"五丁开山"的典故(传说五位壮士劈山开路),夸张地表现昭陵的气势,暗喻唐太宗的功绩如同开天辟地。
中间两句由景转情:风云仿佛仍环绕着陵殿,松柏苍翠如帝王仪仗仍在。这里用自然景物延续皇家威严,暗示太宗精神长存。
最后两句抒情:如今只剩寂寞的守陵人,谁还会深夜来祭拜?"攀髯者"用典(传说黄帝乘龙升天时百姓扯龙须想跟随),暗指忠心追随者。诗人通过今昔对比,抒发对历史辉煌逝去的淡淡哀愁。
全诗妙在写景雄奇、用典自然,表面咏陵墓,实则借景怀古,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再伟大的功业终将归于寂静。
赵崡
陕西整厔人,字子函。万历间举人。常挟纸墨访拓古代石刻,并乞于朋友之宦游四方者,积三十余年,所蓄旧碑颇多。有《石墨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