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张公洞二首(一本作排律一首) 其二

云开小有洞,日出大罗天。
三鸟随王母,双童翊子先。
何时种桃核,几度看桑田。
倏忽烟霞散,空岩骑吏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通过描述一个传说中的洞穴和仙境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神秘自然和超凡世界的想象与向往。

首句“云开小有洞”,写出了洞穴隐藏在云雾之中,只有当云雾散去,人们才能看到它。这画面仿佛是梦想与现实的界限,暗示着仙境的神秘与不期而遇。

“日出大罗天”接下来描绘了当太阳升起,神仙居住的地方(大罗天)豁然开朗。这象征着光明带来希望,也暗示着人们在困境中看到希望的美好愿望。

“三鸟随王母,双童翊子先”,诗人提到了仙界的三位重要人物:王母和她的两位侍童。三鸟伴随王母出现,显示了王母的尊贵。这里的“翊子”指的是两名小仙童在前边引导,似乎在欢迎诗人的到来。这描绘了一个尊贵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场景。

“何时种桃核,几度看桑田”,诗人借此表达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种下桃核之后,等桃花再次盛开,可能已经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这里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时间的漫长。

“倏忽烟霞散,空岩骑吏旋”,想象中的仙境突然消失,烟霞散去,只剩下空洞的岩石和神仙们的骑吏飞旋而去,这让人不禁感叹世事如梦,虚无缥缈。

整首诗通过描绘仙境中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超凡世界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约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润州(今镇江)丹阳人,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