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复岳州

城隅高耸岳阳楼,电扫雷轰浊雾收。
满地赤巾抛髑𩪉,一天红日耀兜鍪。
自惭鸡肋非猿臂,已见龙泉断虎头。
终夜枕戈听刁斗,哀鸿声里不胜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场景,同时抒发了战士的复杂心情。

前四句用壮阔的画面展现战斗胜利:岳阳楼高高耸立,战场上电闪雷鸣般扫清了敌人("浊雾"比喻敌军)。满地都是敌人丢弃的红色头巾和尸骨("髑髅"),明亮的阳光照耀着战士们的头盔。这里用"电扫雷轰"形容攻势迅猛,"红日耀兜鍪"的明亮画面暗示正义的胜利。

后四句转为战士的内心独白:诗人自谦说自己的身体不够强壮("鸡肋"指瘦弱,"猿臂"指强壮手臂),但看到宝剑已斩下敌将首级("龙泉"是宝剑名,"虎头"比喻敌将)。整夜抱着武器("枕戈")听着军营的警戒声,在百姓的哭喊声中("哀鸿"比喻流离失所的百姓),心中充满忧愁。

全诗通过战场胜利的豪迈与战士内心的忧郁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军事胜利的辉煌,又透露出战争带来的沉重代价。最后两句尤其打动人心,胜利的喜悦被百姓的苦难冲淡,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

彭玉麟

(1816—1890)湖南衡阳人,字雪琴,号退省斋主人。诸生。道光末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近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床,改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二年,督水师破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战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名颇著。中法战争时,率部驻虎门,上疏力排和议。官至兵部尚书。卒谥刚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