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阎都宪归朝十二韵

江汉上游地,安危寄重臣。
公来惟镇静,公去共悲辛。
法网收元恶,恩波及细民。
投函频问俗,开阁每延宾。
惷尔三苗裔,嚣然七泽滨。
奉辞平窟穴,奏凯动坤垠。
左辖官资转,荐恩驿召新。
春江晴漾楚,烟树眇连秦。
忧国心长赤,归朝鬓未银。
中台持宪度,清采肃簪绅。
霄汉瞻依近,江湖梦寐频。
因风深祝愿,早晚画麒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名叫阎都宪的高官的送别诗,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一位在江汉地区(今湖北一带)担任要职的官员即将调回京城,诗人用这首诗表达对他的敬佩、不舍和祝福。

全诗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理解:

1. 阎都宪的功绩(开头到“奏凯动坤垠”) 诗人说江汉地区是战略要地,朝廷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阎都宪管理。他在任期间,不仅稳定了局势(“镇静”),还严厉打击恶霸(“收元恶”),关心百姓疾苦(“恩波及细民”)。他经常深入民间调研(“投函频问俗”),热情接待宾客(“开阁每延宾”),还平定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叛乱(“奉辞平窟穴”),立下大功(“奏凯动坤垠”)。

2. 升官回京(“左辖官资转”到“烟树眇连秦”) 因为政绩突出,阎都宪被提拔(“左辖官资转”),皇帝亲自下诏召他回京(“荐恩驿召新”)。诗人描绘了送别时的景色:春日的江水清澈,烟雨朦胧中,远处的树木仿佛连接着京城(“春江晴漾楚,烟树眇连秦”),既写实又暗含对阎都宪前程的祝福。

3. 阎都宪的品质(“忧国心长赤”到“清采肃簪绅”) 诗人称赞阎都宪一心为国(“忧国心长赤”),虽然工作辛苦,但头发还没白(“归朝鬓未银”)。他执法严明(“持宪度”),为人正直(“清采肃簪绅”),是官员的楷模。

4. 诗人的祝愿(最后四句) 诗人说,虽然阎都宪即将高升(“霄汉瞻依近”),但自己会经常想念他(“江湖梦寐频”)。最后,诗人祝愿他早日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才(“早晚画麒麟”,麒麟阁是汉代悬挂功臣画像的地方,这里比喻立大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形象:不是空泛地夸赞,而是通过阎都宪的政绩、行为、品质,让读者感受到他的能力和人格魅力。 - 情感真挚:既有对功臣的敬重,又有朋友分别的不舍,还有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读起来感人。 - 语言优美:比如“春江晴漾楚,烟树眇连秦”,画面感很强,用美景衬托离别之情,含蓄又动人。

总结: 这是一首充满敬仰和友情的送别诗,既记录了阎都宪的功绩,也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厚感情。即使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对清官能吏的赞美和对朋友的真挚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