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丹霞山

爱山不惜寻幽远,路绕洪崖翠色深。
隔坞听猿寒历历,带云看树昼森森。
饮溪两度探泉脉,寄影三时息石阴。
回首海螺峰顶月,何人同照住山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的主题是作者对丹霞山的热爱与探寻。诗人为了欣赏这座美丽的山,愿意不辞辛劳地寻找更远更美的地方。这是诗的首句“爱山不惜寻幽远”所表达的意思。诗人对山的热爱驱使他走得更远,探寻更深的地方。

诗的第二句“路绕洪崖翠色深”,描绘了通往丹霞山的道路,那是环绕洪崖的深路,翠色浓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路途的期待和对目标的向往。

第三句和第四句“隔坞听猿寒历历,带云看树昼森森”,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的声音和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隔着溪谷听到猿猴的叫声清晰而寒冷,带着云雾看树木显得非常茂密。这种自然景象让诗人感到宁静和幽美,从中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心境是平和、愉悦的。

第五句和第六句“饮溪两度探泉脉,寄影三时息石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行动和体验。他两次探访溪水的源头,体验泉水的流动;他在石荫下停留,感受山石带来的阴凉。这样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融为一体。

最后两句“回首海螺峰顶月,何人同照住山心”,诗人以月峰为结尾,通过月光的照射表达出对山峰的向往和留恋。他想知道谁能和他一起住在山里,共同欣赏这座山的美景,这也是对山的深深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丹霞山的热爱和探索,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无论是初次接触诗歌的人还是有一定文学素养的读者,都能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自然的美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