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限韵

坐对庭前月影纤,多君诗思醉来尖。
元龙豪气谁为减,子美才名世岂嫌。
豁此清眸天亦小,狂因故态酒非严。
无端刻烛难成句,怪我先将险韵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聚会上的即兴赋诗场景,充满豪放洒脱的文人趣味。

前两句写聚会环境:大家围坐在庭院里,月光如水般轻柔洒落。朋友们酒兴正浓时,诗兴也格外敏锐活跃。"醉来尖"用得很妙,形容微醺状态下思维反而更敏锐。

中间四句用两个历史人物作比:陈元龙的豪迈气概丝毫不减,杜甫的才华横溢世人怎会嫌弃?这两句既夸赞在场友人的才情,也暗含自许之意。接着写纵情畅饮的豪迈:睁大清澈的眼睛看世界都觉得天变小了,借着酒兴恢复狂放本性,不必拘泥饮酒的规矩。

最后两句转到作诗本身:本来约定要按时完成诗作(刻烛是古人限时作诗的计时方式),却因自己抢先选了最难押的韵脚(险韵),反而一时写不出好句子了。这里既有自嘲的幽默,也展现了文人聚会时争强好胜的趣味。

全诗生动展现了古代文人以诗会友、斗酒斗诗的雅集场景,既有"对月饮酒"的浪漫,又有"斗诗争韵"的较劲,把文人聚会的热闹与风雅写得跃然纸上。最有趣的是结尾的"甩锅"——写不出诗都怪韵脚太难,这种幽默的自嘲让整首诗更显真实可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