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宫
道人西蜀来,自谓八万岁。
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
真风度万劫,神仙邈相继。
灵岫摩天空,鸟道入云际。
石罅紫苔封,泉泓墨龙憩。
碧桃花未开,白鹿迹已逝。
春风撼山馆,急雪舞林底。
涤除衣上尘,刮尽眼中瞖。
何当赠刀圭,岂复便俗吏。
吾不学李宽,盗名职嘲戏⑴。
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
真风度万劫,神仙邈相继。
灵岫摩天空,鸟道入云际。
石罅紫苔封,泉泓墨龙憩。
碧桃花未开,白鹿迹已逝。
春风撼山馆,急雪舞林底。
涤除衣上尘,刮尽眼中瞖。
何当赠刀圭,岂复便俗吏。
吾不学李宽,盗名职嘲戏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道士形象,充满神秘色彩和超脱世俗的意境。
开头写一位从西蜀来的道士,自称活了八万岁,选择在华林山幽静处挖洞隐居。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道士的仙风道骨,也暗示他看破红尘的态度。
中间部分用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营造仙境氛围:摩天的山峰、入云的鸟道、长满青苔的石缝、龙形水潭,还有未开的桃花和消失的白鹿踪迹。这些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远离尘世、充满灵气的隐居环境。春风与急雪的对比,更显出山间气候的变幻莫测。
后段写道士在山中的修行生活:他洗涤衣服上的尘土,清除眼中的翳障(比喻去除世俗杂念)。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表示不愿像李宽那样靠虚名混迹官场(李宽是唐代一个靠装神弄鬼获取官职的人)。
全诗通过隐居道士的形象和山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厌弃,对清净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的自然景物都带有仙气,与道士形象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超然物外的隐逸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