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州(一作杜牧诗,题云蛮中醉)

瘴水蛮中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棚头。
一山海上无城郭,唯见松牌记象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南方蛮荒之地的独特风光和人文景象,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瘴水蛮中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棚头"像镜头一样带我们走进场景:浑浊的带着瘴气的溪水(瘴水)在蛮族聚居的山洞间穿流,当地人的房屋多是搭建在竹架上的棚屋(竹棚头)。这里用"瘴水"和"竹棚"两个典型意象,立刻让人感受到湿热的气候和简陋的生活条件。

后两句"一山海上无城郭,唯见松牌记象州"更有意思:放眼望去,山连着海(可能指大湖或云雾),完全看不到中原地区常见的城墙。唯一能证明这里是象州的,只有一块松木做的路牌。这种强烈的对比——没有城池只有路牌,既写出了当地的荒僻,又透露出一种原始质朴的美。

全诗妙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藏着巧妙对比:浑浊的溪水与清澈的山洞,简陋的竹棚与广袤的自然,缺失的城郭与孤独的路牌。通过这些反差,诗人既忠实记录了边远地区的真实风貌,又隐隐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某种欣赏。就像用手机随手拍下的风景照,没有滤镜修饰,却因真实而动人。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