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令 赠京兆赵公

心合眼莹,耳聪意静,鼻通舌辩。说山头,一派清流落涧。中烹,焰儿,紧不慢。西金解东方版片,便令虎龙,同打扮得明珠,诸般不教兴贩。春来,金生,花复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像一幅生动的修行画卷,用大白话描绘了道家修炼的身心状态和自然哲理。

上阕开头用"心合眼莹"四个字,就像给手机开了纯净模式——内心专注、眼神清澈,耳朵和意念都安静下来。鼻子通气、舌头灵活,暗示修炼者达到气息通畅、能言善辩的境界。"山头清流落涧"的比喻,把修行比作山间清泉自然流淌,而"中烹焰儿"说的是体内真气像文火慢炖,不急不躁却持续发力。

下阕玩了个文字游戏,"西金解东方版片"其实是把"炼"字拆解(西金指"钅"旁,东方属木指"柬"),暗喻通过修炼让体内阴阳二气(虎龙)和谐共处。就像把明珠擦亮却不拿去卖钱,强调修行是为内在提升而非炫耀。最后用春天花开的自然规律作结,说修炼到一定境界,生命就会像草木逢春般焕发新生,金(元气)生发时,生命之花自然重新绽放。

全词妙在把玄妙的修炼过程,用烧火做饭、珠宝打磨、植物生长这些生活常见事物来比喻,既形象又接地气。特别是"紧不慢"这个口语化表达,精准抓住了修炼既要认真又不能急躁的精髓,让深奥的道家思想变得亲切可感。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