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节忤 其二
雪毛舞风学喓趯,冻落天孙碎云织。玉肌不粟彭祖方,戏挟奇芬笑安息。
生憎万花肯同调,嗤点寿阳聊半识。结根不向青桂宫,绝交月姊无难色。
谁能柔此老强项,朝暮隆隆转娲石。春风为媒懒结子,来访苔痕娱梦得。
人间要觅尔许清,语渠肉食乃无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倔强生命的画卷,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开篇用"雪毛舞风"形容雪花像白色绒毛在风中翻飞,"天孙碎云织"则把飘雪比作天上仙女织碎的云絮,画面灵动又带着破碎的美感。接着写梅花——"玉肌不粟"说它的花瓣像玉一样光滑不起鸡皮疙瘩,"彭祖方"这个长寿典故反衬梅花不屑追求长生,反而带着独特芳香嘲笑安息香(一种名贵香料),突出梅花特立独行的气质。
中间部分更显梅花的孤傲:它嫌弃普通花朵不够格与自己为伍("生憎万花"),嘲笑寿阳公主(典故里梅花妆的发明者)只懂自己一半的美。它不愿像月宫桂树那样依附权贵("青桂宫"),宁可和月亮绝交也保持本色,这种倔强像传说中不肯低头的硬脖子老头("老强项"),又像女娲补天时转动的顽石。
结尾转向人间:春风来做媒它都懒得结果实,宁愿去青苔上找知音("梦得"指能懂它的人)。最后两句最妙——诗人说想在人间找这样清高的品格,那些吃肉享乐的人(暗指权贵)根本不懂,就像没有墨水的笔写不出真章。全诗通过梅花,实则歌颂了一种不妥协、不媚俗的生存姿态。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