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山寺
危崖瞰龙宫,倒射千丈碧。
青冥阶不远,飞阁跨石隙。
沧江回其波,沅水流向北。
群飞起沙鸟,风举帆叶白。
陂陀云间峰,明灭见楚色。
山头朱甍出,城郭带历历。
虚空延冥搜,千里入咫尺。
侧身下危梯,举首割峭壁。
玄云垂霮䨴,寒水太古黑。
森然阴风来,气喷土囊直。
地无峨峨冰,朱夏凛凄恻。
路幽闻见阻,扃鐍鬼神宅。
金泥赤玉简,龙篆森𧎩鬲。
奇秘何代文,储藏自古昔。
恨无巨灵掌,尽读崇山册。
手把三秀芝,惆怅缅灵迹。
青冥阶不远,飞阁跨石隙。
沧江回其波,沅水流向北。
群飞起沙鸟,风举帆叶白。
陂陀云间峰,明灭见楚色。
山头朱甍出,城郭带历历。
虚空延冥搜,千里入咫尺。
侧身下危梯,举首割峭壁。
玄云垂霮䨴,寒水太古黑。
森然阴风来,气喷土囊直。
地无峨峨冰,朱夏凛凄恻。
路幽闻见阻,扃鐍鬼神宅。
金泥赤玉简,龙篆森𧎩鬲。
奇秘何代文,储藏自古昔。
恨无巨灵掌,尽读崇山册。
手把三秀芝,惆怅缅灵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险峻神秘的寺庙——丹山寺,以及周围的壮丽自然景观。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带领读者体验了一次充满奇幻色彩的登山之旅。
开篇用"危崖俯瞰龙宫"的夸张比喻,形容寺庙建在悬崖之上,仿佛能俯视海底龙宫。阳光照射下,悬崖反射出千丈碧光,寺庙的飞檐阁楼就架在岩石缝隙间,离天很近,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接着诗人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观:弯曲的沧江、北流的沅水、沙洲上惊飞的鸟群、风中鼓起的白帆。云雾缭绕的山峰时隐时现,展现出楚地的独特风光。从高处俯瞰,能看到山头的红色屋檐和远处清晰的城郭轮廓。
随着攀登,景色越来越奇幻。云雾缭绕中,仿佛能触摸千里之外的景象。下山的阶梯陡峭危险,抬头只见峭壁如刀削。乌云低垂,古老的寒水深不可测,阴风阵阵,即使在盛夏也让人感到刺骨寒意。
寺庙本身充满神秘色彩,像是鬼神居住的地方。诗人发现了珍贵的金泥玉简和古老的龙形篆书,可惜无法全部解读。最后手持灵芝仙草,怅然追忆神灵的踪迹,表达了对神秘事物的向往和遗憾。
全诗通过空间的高低变化、光线的明暗交替、温度的冷暖对比,营造出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世界。诗人将自然奇观与人文遗迹完美融合,既展现了壮丽山河,又抒发了对古老文明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