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豋采石矶太白楼 其二

隐隐雷惊蛰,苍苍雾掩洲。
土风恣野哭,社燕借归舟。
不向高岑望,宁知天意愁。
作歌嗟逝水,岂独供离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惊蛰时节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隐隐雷惊蛰,苍苍雾掩洲"用惊蛰时节的春雷和江雾,营造出朦胧而充满生机的春日氛围。雷声暗示季节更替,雾气笼罩江洲的景象则给人苍茫之感。

中间四句写当地风俗和诗人感受。"土风恣野哭"描写当地祭祀时的哀哭声,"社燕借归舟"说燕子借着祭社的船只归来,这两个细节既展现地方特色,又暗含时光流转之意。"不向高岑望,宁知天意愁"是转折,诗人登上高山远望,才真切感受到天地间的愁绪。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作歌嗟逝水"是面对奔流江水发出的感叹,"岂独供离忧"说明这种愁绪不仅是离别之愁,更是对光阴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全诗以春日登高为线索,将自然节气、地方风俗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面对浩瀚自然时,油然而生的时光易逝之叹,这种感受穿越时空,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