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莼

记湘湖、旧曾游处,鸭头新涨初酦。
越娃短艇乌篷小,镜里千丝萦发。
柔橹拨。
绊荇带、荷钱一样青难割。
波余影末。
爱乍掐春纤,盛盆宛似、戢戢小鱼活。
西泠水,濯取凝脂齐脱。
白银钗股同滑。
蜀姜楚豉调应好,不数韭芽如蕨。
烟渚阔。
任吹老西风,若个扁舟发。
乡心未遏。
想别后三潭,龟髯雉纼,冷浸几秋月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摸鱼子 莼》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湖景图,通过对莼菜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词人对于湘湖美好回忆的怀念之情。

首先,词的开头“记湘湖、旧曾游处,鸭头新涨初酦”描述了词人对湘湖昔日游历的回忆。鸭头新涨指的是春天湖水初涨,呈现出鸭子羽毛般的绿色,新涨的湖水“初酦”意味着湖面平静而清新。

接着,“越娃短艇乌篷小,镜里千丝萦发。柔橹拨。绊荇带、荷钱一样青难割”描绘了湖面上的情景。词人乘着小艇,艇是乌篷小的,给人一种小而精致的感觉。湖面如镜,倒映着周围的景色,千丝万缕的发丝在水中轻轻飘荡。轻轻摇动的橹拨动着水草,水中的荇带仿佛被勾住了,与周围的青色荷叶融为一体,很难分开。

“波余影末。爱乍掐春纤,盛盆宛似、戢戢小鱼活”进一步刻画了湖中的景象。湖面的波纹和倒影中,词人喜爱地摘取着嫩滑的莼菜,仿佛这些细腻的莼菜就像活生生的小鱼一样可爱。

“西泠水,濯取凝脂齐脱。白银钗股同滑。蜀姜楚豉调应好,不数韭芽如蕨”这部分描绘了莼菜在水中洗净后滑嫩如脂的质感,如同银钗般光滑。而对料理莼菜的调料,词人认为烹调得当,不会逊色于其他美味的蔬菜。

“烟渚阔。任吹老西风,若个扁舟发。乡心未遏。想别后三潭,龟髯雉纼,冷浸几秋月”最后两行,词人表达了对故乡和莼菜的喜爱之情。尽管西风将烟渚吹得广阔,但词人的心却停留在莼菜上。他想象着与莼菜相关的三潭美景,即使时间流逝,秋月依然冷浸其间,难以忘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故乡和莼菜的深深眷恋,同时也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