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坐时观察到的几个生活小片段,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平凡中的趣味和哲理。
前两句用蜘蛛和蜜蜂的习性比喻人生状态:雨中蜘蛛忙着修补被雨水打湿的网("恤纬"原指织补纬线),就像人在困境中努力维持生活;蜜蜂在蜂巢("衙"指蜂房)周围密集防守,如同古代军民守城。这两个比喻暗示着万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应对生存挑战。
后两句转向更轻快的观察:竹笋在土里争相破土而出,展现生命的蓬勃;风吹过窗纸缝隙发出声响,像是窗户在"唱歌"。这里诗人把自然现象拟人化,竹笋的"争"和窗户的"善鸣"都赋予无生命物以活泼的性格。
全诗妙在将四个不相干的日常画面串联起来:蜘蛛补网、蜜蜂护巢、竹笋生长、风吹窗响,看似随意却暗含关联——都在表现万物各司其职的生命力。诗人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把雨天闲坐时瞥见的普通场景写得妙趣横生,让人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诗意。最平凡的事物里,藏着最生动的世界。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