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慈源寺

驻节慈源寺,春光付水湄。
野花争点点,嵓竹自漪漪。
性静青山好,心閒白日迟。
鲸音惊鹤梦,飞动万年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慈源寺小住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前两句交代背景:诗人暂住在慈源寺,看到春光洒落在水边。这里的"驻节"指短暂停留,"付水湄"用拟人手法说春光像礼物一样赠予河岸。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自然描写:野花争相绽放像点点繁星,山岩上的竹子随风摇曳。安静的性格让诗人觉得青山格外美好,悠闲的心境让白昼都显得漫长。这里用"争点点"写野花的生机,用"自漪漪"写竹子的灵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寺院的钟声(鲸音指钟声)惊醒了栖息的白鹤,振翅飞向古树。这个动态画面打破了之前的宁静,但反而更衬托出整体的幽静氛围。"万年枝"既指古树,也暗含佛法永恒之意。

全诗通过野花、翠竹、青山、白鹤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远离尘嚣的禅意世界。诗人用细腻的观察和平实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闲适不是刻意追求,而是在寻常景物中发现不寻常的美。钟声惊鹤的结尾尤其巧妙,就像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涟漪过后更显清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