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十咏 其五 中溪书院
炎氛绝高岑,悲风振林丘。吟台一以眺,动我怀古愁。
李公英妙年,于焉此藏修。坐令山中民,莘莘洙泗俦。
规模未云远,芜秽馀嵓陬。圣像空复存,荒凉几经秋。
不遇敬斋翁,遗迹谁能求。亦赖明主恩,遂兹圣泽流。
今皇复神圣,丕承拟西周。弦歌独不嗣,嵓壑知应羞。
怀贤既伊郁,抚事增绸缪。悠然发孤咏,远思浩难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封龙十咏》中的第五首,名为《中溪书院》。诗中的中溪书院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作者通过对这个地方的描绘和思考,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当前时局的感慨。
开头两句“炎氛绝高岑,悲风振林丘”描绘了一个肃穆而宁静的环境,高山上热气已经消散,风吹过树林,带来了悲凉的氛围。这种环境给人一种沉思的感觉。
接下来,“吟台一以眺,动我怀古愁”描述了站在吟台上眺望远方,心中涌起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怀古愁”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事迹的崇敬和哀思。
接着,“李公英妙年,于焉此藏修。坐令山中民,莘莘洙泗俦”提到了李公(可能是指某个古代贤人),他在中溪书院读书学习时的年轻英姿。诗中还说,他的学习让山中的百姓都受到了影响,变得像古代的弟子一样勤奋好学。
“规模未云远,芜秽馀嵓陬。圣像空复存,荒凉几经秋”描述了尽管古代的规模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荒废,这里变得荒凉寂寞,只剩下空空的圣像。
“不遇敬斋翁,遗迹谁能求”表达了如果没有遇到某些学识渊博的人,这些珍贵的遗迹可能就没人去寻找和珍惜。
“亦赖明主恩,遂兹圣泽流”提到因为明君的恩德,这些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今皇复神圣,丕承拟西周”表明当前的皇帝同样圣明,继承了西周的光辉。
“弦歌独不嗣,嵓壑知应羞”感叹如今书院的诵读音乐已经不再传承,这让山岩和山谷都感到羞愧。
“怀贤既伊郁,抚事增绸缪”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的思考。
“悠然发孤咏,远思浩难收”最后总结,诗人独自吟咏,思绪漫无边际,难以收束。
整首诗通过对中溪书院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对当前传承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今天子的赞美。诗中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思考,语言优美,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