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一江秋水浸寒空,渔笛无端弄晚风。
缱绻秋水倒映着天空,渔舟上的笛声在晚风中呜咽悠扬。
晚风:晚上的风。
万里波心谁折得?夕阳影里碎残红。
在万里寒碧的波心绽开的奇花,谁个能够折得?那凋零摇碎的千瓣落红,是秋日夕阳在江波里投下的倒影。
残红:凋残的花;落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缱绻秋水倒映着天空,渔舟上的笛声在晚风中呜咽悠扬。
在万里寒碧的波心绽开的奇花,谁个能够折得?那凋零摇碎的千瓣落红,是秋日夕阳在江波里投下的倒影。
注释
晚风:晚上的风。
残红:凋残的花;落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浪花》描绘了一幅秋日江畔的唯美画面,通过四个镜头传递出淡淡的寂寥与生命的绚烂。
第一句"一江秋水浸寒空"像广角镜头:整个秋日的天空倒映在江水中,江水仿佛把清冷的天空都"泡"了进去,让人瞬间感受到开阔又微凉的氛围。
第二句"渔笛无端弄晚风"是特写镜头:不知从哪里飘来渔人的笛声,和晚风嬉戏玩闹。"无端"二字用得妙,笛声突然出现又漫无目的,反而让画面更显空灵。
第三句"万里波心谁折得"突然转折:诗人看着绵延万里的江水,发出灵魂拷问——谁能真正抓住水波的心呢?这里把浪花拟人化,暗示美好事物难以把握的惆怅。
最后"夕阳影里碎残红"是最惊艳的镜头:夕阳把浪花染成红色,浪花破碎时就像打碎了一江红宝石。用"碎"字把瞬间的美定格成永恒,虽然带着凋零感,却美得惊心动魄。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纪录片:从宏观的江天全景,到突然闯入的笛声特写,再到对浪花的哲学思考,最后定格在浪花碎裂的慢镜头。明明写的是平常秋景,却通过"浸""弄""折""碎"这些动词,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把稍纵即逝的自然之美变成了永恒的诗歌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