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民生凋敝的凄凉景象,充满对百姓疾苦的同情和对现实的无奈。
开篇"万户凋伤战伐余"直接点明主题:战争过后,千家万户都遭受重创。诗人看到的是一片废墟,曾经的繁华村落如今只剩断壁残垣。"浮空石烂思遗履"用石头风化、鞋子腐烂的意象,暗示时间流逝却带不走伤痛。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画面展现民生艰难:瘦弱的马匹只能吃邻县的草料,饥民像哀鸣的大雁般围着官员的车驾乞讨。这里用"瘦马"和"哀鸿"两个生动的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百姓的困苦。
最后两句是无奈的叹息:即便有灵符能赶走吃人的老虎(比喻战乱),但水源干涸后,锅里的鱼(比喻百姓)又能指望谁来救助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道出了诗人对百姓命运的深切忧虑。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朴实的语言和白描手法,通过一个个具象的画面,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战乱带给普通人的苦难。诗中饱含的悲悯情怀,正是其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许楚
(约1605—约1676)明末清初安徽歙人,字芳城,号旅亭,又号青岩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因明裔朱由称王案被株连入狱,旋得释。隐黄山以终。工诗文。晚失明,著述未尝或辍。有《青岩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