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花和李太尉

吴钧蕙圃移嘉木,正及东溪春雨时。
日晚莺啼何所为,浅深红腻压繁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棠梨花盛开的动人画面,充满生机与色彩的美感。

前两句"吴钧蕙圃移嘉木,正及东溪春雨时"说的是:从著名的蕙草园中移植来的珍贵花木(棠梨),正好赶上了东溪边春雨滋润的好时节。这里用"吴钧蕙圃"暗示花木的名贵,"春雨时"点明了万物生长的最佳时机。

后两句"日晚莺啼何所为,浅深红腻压繁枝"则生动地展现了花开时的景象:傍晚时分黄莺不停地啼叫(仿佛在赞叹花开),深浅不一的红白色花朵重重叠叠地压满了枝头。"红腻"形容花瓣柔嫩鲜艳,"压繁枝"让人仿佛看到枝条被花朵压弯的画面。

全诗通过移植名花、春雨滋润、莺啼相伴、花满枝头四个层次,由远及近地展现了棠梨花盛开时节的绚烂景象。最妙的是用"压"字把静态的花写得充满动态美感,让读者不仅能看见花的繁茂,甚至能感受到枝条承受花重量的那种生动姿态。诗人借棠梨花表达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叹,也暗含了对李太尉高雅品味的赞赏。

薛涛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