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员庙

东出昭关日,仓皇去路遥。
渔人怜赠剑,市吏识吹箫。
楚郢鞭荒墓,吴江起怒潮。
因思臣子节,千古一魂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名臣伍子胥的悲壮故事,用五个场景浓缩了他的一生。

开篇"东出昭关"说的是伍子胥逃亡时过昭关一夜白头的典故,用"仓皇"二字让人感受到他当时的紧迫与绝望。第二句"渔人赠剑"讲的是他逃亡途中遇到好心的渔夫相助,而"市吏识吹箫"则暗指他流落吴国时曾在街头卖艺的落魄经历。

"鞭荒墓"是说他后来带兵攻入楚国时,为报父兄之仇鞭打楚平王坟墓的激烈行为,"怒潮"则化用民间传说——伍子胥死后化为钱塘江潮神的故事,这两个意象形成强烈反差,前一句是快意恩仇的宣泄,后一句是含冤而死的悲愤。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这样的忠臣气节,千百年来依然让人感动得心魂震颤。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把伍子胥从落难到复仇再到含冤的传奇人生串联起来,每个画面都充满戏剧张力,让读者仿佛亲眼见证了这个历史人物的爱恨情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