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升平无际

升平无际。庆八载相业,君臣鱼水。镇抚风稜,调燮精神,合是圣朝房魏。凤山政好,还被画毂朱轮催起。按锦辔。映玉带金鱼,都人争指。丹陛。常注意。追念裕陵,元佐今无几。绣衮香浓,鼎槐风细。荣耀满门朱紫。四方具瞻师表,尽道一夔足矣。运花笔,又管领年年,烘春桃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深受皇帝信任、政绩卓著的宰相形象,充满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这位能臣的推崇。

上片开篇就用"升平无际"定下基调,展现出一派繁荣安定的盛世图景。接着用"君臣鱼水"比喻君臣关系和谐,就像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这位宰相执政八年,既有威严("镇抚风稜"),又善于调理政务("调燮精神"),堪比唐太宗时期的名相房玄龄、魏征。

"凤山政好"以下几句生动描写了宰相出行的场景:华丽的马车("画毂朱轮")、精致的马具("锦辔")、彰显身份的玉带金鱼佩饰,引得京城百姓争相围观。这些细节既展现了宰相的尊贵地位,也暗示他深得民心。

下片转到朝廷视角。"丹陛"指皇宫台阶,说明皇帝对这位宰相格外重视。"追念裕陵"透露出这位宰相可能是先帝旧臣,如今这样的老臣已经不多了。接着用"绣衮香浓"形容华美的官服,"鼎槐风细"暗指宰相府第的威严,全家人都穿着显贵的朱紫色官服。

最后几句是最高评价:天下人都把他当作楷模("师表"),认为朝廷有他一个能臣就足够了("一夔足矣")。结尾的"烘春桃李"是点睛之笔,用年年盛开的桃李比喻他培养的众多人才,暗示他不仅政绩卓越,还善于提携后进。

全词通过多角度刻画,塑造了一位德才兼备、深受爱戴的贤相形象,同时展现了当时政通人和的盛世气象。作者没有使用太多典故,而是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和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这位宰相的非凡魅力和历史地位。

江汉

宋衢州常山人,字朝宗。博学能文,尝任密州通判,时秦桧为郡博士,掌笺表,汉每指摘窜定。后至行在,高宗欲用之,恰桧为相,遂以祠禄遣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