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的生动画面,通过梅花与环境的互动,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孤傲与愁绪。
前两句"一枝倚竹偏宜雪,半树歌檐转怕风"用对比手法写梅花的不同姿态:倚靠着竹子的那枝梅花与白雪相得益彰,而伸向屋檐的那半树梅花却害怕被风吹落。这里"偏宜雪"写出梅花与冰雪的和谐,"怕风"则暗示梅花的脆弱,形成有趣的反差。
后两句"客意不平花又拗,和愁挂在夕阳中"将人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诗人作为"客"(游子或旁观者)心情本就不平静,偏偏梅花也倔强地开放("拗"字突出梅花的固执)。最后梅花带着愁绪挂在夕阳中的画面,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完美融合,夕阳的余晖更添几分苍凉。
全诗妙在将梅花人格化,既写出梅花傲雪凌霜的品格,又通过"怕风""拗""和愁"等词赋予梅花人的情感,使景物与诗人的羁旅愁思浑然一体。特别是末句"挂在夕阳中"的意象,既形象又余韵悠长,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带着倔强的淡淡哀愁。
赵时韶
赵时韶,魏王廷美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二○)。曾为王伯大(留耕)客。有《孤山晚稿》,已佚。赵时韶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