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夏日为代菊岩催妆(菊岩满州人乙卯孝廉)
乳燕飞晴昼。
凤城边、灵符刚换,女儿节后。
报道侯门方合卺,预酿菖蒲花酒。
待醉也、玉钗才溜。
更喜石榴开几簇,小阑前、要与猩裙斗。
一般样,胭脂透。
檀奴才在温邢右。
羡催妆、昨宵烛下,填词立就。
耳畔依稀闻郎字,似说东篱比秀。
惹一笑、玉人回首。
且俟秋来黄菊院,捲帘人、同倚西风口。
问果是,谁清瘦。
凤城边、灵符刚换,女儿节后。
报道侯门方合卺,预酿菖蒲花酒。
待醉也、玉钗才溜。
更喜石榴开几簇,小阑前、要与猩裙斗。
一般样,胭脂透。
檀奴才在温邢右。
羡催妆、昨宵烛下,填词立就。
耳畔依稀闻郎字,似说东篱比秀。
惹一笑、玉人回首。
且俟秋来黄菊院,捲帘人、同倚西风口。
问果是,谁清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场满族贵族婚礼的热闹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甜蜜情趣。
上阕用生动的画面感拉开序幕: 开篇用"乳燕飞晴昼"点明夏日时节,接着描写京城刚过完端午节("灵符刚换"指更换端午辟邪符),贵族府邸正在筹备婚礼。特别提到用菖蒲花酿喜酒,新娘头上的玉钗随着醉意微微滑落。最妙的是把新娘的红裙与盛开的石榴花相比,说它们在比谁更红艳,这个比喻既活泼又贴切。
下阕转入婚礼的温馨细节: 先夸赞新郎文采出众("檀奴才在温邢右"指文才堪比古代才子),昨晚在烛光下即兴写下催妆诗。新娘听到诗中提到"东篱"(暗指陶渊明采菊的典故)时,忍不住笑着回头。最后以甜蜜的约定作结:等秋天菊花开时,夫妻要一起赏菊,比比看谁更有"东篱居士"的清雅风骨。
全词亮点在于: 1. 用石榴花、菖蒲酒等夏日元素巧妙烘托婚礼氛围 2. "猩裙斗石榴"的拟人化描写生动有趣 3. 通过"填词立就""玉人回首"等细节展现新婚燕尔的甜蜜 4. 结尾的秋日约定既呼应"菊岩"的名字,又暗含对婚姻长久的祝福
这首词就像一组精致的婚礼跟拍镜头,既有全景的热闹场面,又有特写的甜蜜互动,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参加了一场三百年前的满族贵族婚礼。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