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其一

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
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
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
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
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
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的主题是感叹人生际遇,同时表达对知音和理想的追求。全词分为上下两片,情感从失意转向希望。

上片(前八句)写人生困顿: 1. 开篇"风尘老矣"直接点明作者饱经沧桑的状态,用"龙门百尺"的典故暗示自己本有远大抱负。 2. "明堂清庙器"比喻自己本是栋梁之材,却像浮萍般漂泊无定,充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3. "破锦韬真"四句用宝剑藏锋、泉水暗流的意象,说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却依然闪耀,可惜无人赏识。

下片(后九句)写遇到知音后的转变: 1. "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指遇到意气相投的朋友,他们的才情如"长空碧"般开阔明朗。 2. "补情天"借用女娲补天的典故,表达想弥补人生遗憾,但找不到方法("娲皇剩石")。 3. 最后以"碧海银河"的壮阔景象,展现心境变得开阔,愿与知音("素心")在"绿阴"下朝夕相处,获得精神慰藉。

全词特色: - 善用对比:前段灰暗(风尘/萍踪)与后段明亮(碧海/银河)形成反差 - 比喻生动:用"破锦藏剑"喻才华被埋没,"痴龙"喻困顿的自己 - 情感真挚:从自怜自伤到重燃希望,展现文人面对逆境时的典型心路历程

这首词告诉我们:人生难免失意,但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能重新找到精神寄托。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感,正是其动人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