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毛彦谟韵

平生贵异不谋身,率道恂恂范伯孙。
巷有青衿来问道,家无赤脚可应门。
抗章曾叩苍龙阙,谠议终开白兽樽。
见说晚闻多妙教,悠悠浮世更堪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品德高尚的读书人形象,展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和现实困境。

前四句写主人公的生活态度:他一生追求高尚理想而非个人利益("贵异不谋身"),像古代贤人范伯孙一样谦逊守道。虽然常有学子来请教("巷有青衿"),但家境清贫到连个看门的仆人都没有("家无赤脚"),形成精神富足与物质匮乏的对比。

后四句写他的政治遭遇:曾勇敢向皇帝进谏("叩苍龙阙"),直言敢谏的品格最终得到认可("开白兽樽")。晚年钻研精深学问("晚闻多妙教"),对浮华世俗有更透彻的认知。

全诗亮点在于: 1. 塑造了"穷且益坚"的学者形象,物质清贫却精神高贵 2. "青衿""赤脚"等生活化比喻,让抽象品德变得具体可感 3. 结尾"悠悠浮世"的感慨,既超脱又带着对现实的关切 4. 通过个人命运折射出古代正直文人的普遍境遇

诗中理想与现实的张力至今仍能引发共鸣,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学者精神,不会因贫困而贬值,也不会因权势而改变。

傅察

傅察(1089—1126)字公晦,孟洲济源(今属河南)人,北宋中书侍郎傅尧俞重孙。端重有操,为文温丽,遇事若无所可否,非其意萃然不可犯。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蔡京欲妻以女,拒弗答。曾任青州司法参军、永平、淄川丞,太常博士,兵部、吏部员外郎。宣和七年(1125)冬,接伴金国贺正旦使,道逢金太子斡离不,令下拜,抗辩不屈而死,谥忠肃。事迹见《宋史·忠义本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