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 题实父山塘听雨图,兼讯啸坡

收沙边轻帆。正萧萧一弄,秋在江南。知有瘦腰沈约,断肠何戡。

家楚甸、羁吴岚。算此情、柔如春蚕。去十里莲泾,和愁不断,和泪上征衫。

还迟我,霜中龛。奈鱼天易暝,雁书空缄。一样阻风中酒,倦怀都芟。

物如此,人何堪。对野桥、衰杨毵毵。问瘦碧词人,西窗甚时来共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秋雨中的离别画卷,情感细腻如抽丝剥茧。上阕开篇就用"收帆""秋在江南"等意象,勾勒出孤帆远影的萧瑟场景。词人自比瘦弱的沈约(南朝诗人),暗示自己因思念而憔悴,离愁像春蚕吐丝般绵绵不绝。"和愁不断,和泪上征衫"两句尤为动人,将无形的愁绪化为可见的泪痕浸染衣衫。

下阕转向对友人的思念。"鱼天易暝,雁书空缄"用鱼雁传书的典故,写通信断绝的无奈。词人将自己与友人比作同样被风雨所阻的旅人,但连借酒消愁的兴致都已消退。结尾处"衰杨毵毵"的枯柳形象,与开头的秋雨形成呼应,最后直接呼唤友人何时能来西窗共话,将含蓄的情感推向高潮。全词像用毛笔在宣纸上慢慢晕染,把离别之痛、思念之苦一点点渗透到每个字句里,展现了传统文人特有的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冯煦

冯煦(1842~1927)原名冯熙,字梦华,号蒿庵,晚号蒿叟、蒿隐。江苏金坛五叶人。少好词赋,有江南才子之称。光绪八年(1882) 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安徽凤府知府、四川按察使和安徽巡抚。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以遗老自居。曾创立义赈协会,承办江淮赈务,参与纂修《江南通志》。冯煦工诗、词、骈文,尤以词名,著有《蒿庵类稿》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