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海上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用"蓬莱""员峤"两座仙山相对而立,暗示这里常有神仙来往,营造出神秘氛围。"琪树"两句用清晨仙树沾着云气、神仙乘着羽轮在月夜聚会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仙境的美妙。
中间两句借用历史典故:秦始皇派人到海上求仙药却无果,汉武帝派使者乘木筏寻仙却只到了黄河。这两个失败案例反衬出仙境难寻,普通人难以到达。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说自己的书斋就像仙岛一样,不用跋山涉水就能享受神仙般的逍遥。这其实是表达一种生活态度——真正的超脱不在于物理距离,而在于心境。只要内心宁静豁达,平凡的书房也能成为精神乐园。
全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和现实感受融为一体,传递出"心远地自偏"的哲理,鼓励人们在平凡中寻找诗意。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