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读公度今别离四章,枨触千端,怅然赋此。
别恨悲今古。怅更番、婵娟花月,黯然南浦。万顷无情江水上,竟送片帆飞去。
独坐奈何天里。解下鸳鸯双绣带,并回肠、莫系行人住。
魂暗断,愁难诉。庭前百本临风树。最关心、离离红豆,雨朝风暮。
惨碧帘栊春事老,浪掷韶光几度。更寂寂、瑶台云路。
似水长宵寻梦会,拥寒衾、也无成处。湘枝泪。凝红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离别之痛,像一根针扎在心头,从古至今都让人难受。
开篇就说离别是永恒的悲伤。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花还是那些花,但在分别的渡口(南浦),一切都变得黯淡无光。江水无情地流淌,眼睁睁看着小船越走越远。一个人坐在那里,感觉时间都凝固了,特别无助。
词人解下绣着鸳鸯的腰带(古人常用鸳鸯象征恩爱夫妻),想用这腰带拴住要走的人,但怎么可能拴得住呢?心里像打了结一样难受,愁苦却无处诉说。
院子里种了很多树,最让人心疼的是那棵红豆树(红豆象征相思),整天被风吹雨打。春天快过去了,美好的时光就这样白白浪费。天宫(瑶台)的路那么冷清寂寞,想做个美梦都难。夜里裹着冰冷的被子,怎么也睡不着。
最后两句最扎心:眼泪像湘妃竹上的雨滴(传说舜帝死后,他的两个妃子泪洒竹枝成斑),又像红色的雨点凝结不落。把眼泪比作"红雨",既写出血泪般的痛苦,又带着凄美的诗意。
全词用江水、红豆、寒衾这些日常事物,把看不见的"愁"写得特别真实。最厉害的是,明明痛得要死,却用"红雨"这样美丽的意象来表达,让悲伤也变得动人。这种把极致情感藏在精致画面里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最迷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