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独坐

避事宁违俗,端居悟及身。
颖泓供媵御,方册替亲宾。
室暗月阑入,庭空花自陈。
所安惟适耳,谁复辨秋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独坐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他远离喧嚣、专注内心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写他为了避开世俗纷扰,宁愿违背常规,独自静坐时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里"避事"不是逃避责任,而是主动选择一种清净的生活方式。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书斋生活:用清水和毛笔写字作画,用书籍代替社交应酬;昏暗的书房里月光悄悄照进来,空荡的庭院中花朵自然绽放。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清幽雅致的精神世界。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只要过得舒适自在,何必在意外界季节变化。这体现了作者超脱物外、安于内心的生活哲学。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