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推官谪湖南

玉陛朝承明主恩,扁舟八月下荆门。
断烟斜日荒山路,野水寒鸦独树村。
江浦潮声天外远,衡阳秋色望中昏。
鹧鸪声里湘江暮,莫赋《离骚》恐断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被贬谪到湖南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孤独与哀愁。

开头两句交代背景:主人公原本在朝廷深受皇恩,如今却在八月乘小船前往荆门(暗示被贬)。这里用"扁舟"突出孤独感,与"玉陛"(皇宫台阶)形成强烈对比。

中间四句用一连串萧瑟的景物勾勒旅途:荒山路上飘着断断续续的炊烟,夕阳西下,经过的村庄只有野水、寒鸦和孤零零的树木。江边的潮声仿佛从天边传来,衡阳的秋色在远望中显得昏暗。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凄凉压抑的氛围。

最后两句最动人:在鹧鸪的悲鸣声中,湘江的暮色降临。诗人劝诫主人公别学屈原写《离骚》,因为那会让人心碎。这里用屈原的典故(屈原被贬后作《离骚》投江)暗示被贬之痛,而"恐断魂"三字更是把悲伤推到极致。

全诗妙在通篇写景却句句含情,通过"断烟"、"寒鸦"、"昏色"、"暮"等意象,把仕途失意的苦闷融入旅途风物。最精彩的是结尾用"鹧鸪声"作引(鹧鸪啼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既点出地理特色,又暗喻前路艰难,比直接抒情更令人回味。

章敞

(1376—1437)浙江会稽人,字尚文,号质庵。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与修《永乐大典》。授刑部主事,屡辨冤狱。宣德六年,擢礼部侍郎,两使安南,不受馈赠,得使臣体。正统初纂洪武以来条格,供诸司参酌,吏不得为奸。有《质庵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