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超脱世俗的隐士形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首联"庭户萧条燕雀喧,日高窗下枕书眠"用对比手法写出隐士的生活环境:院子里虽然冷清,但充满自然的生机(燕雀喧闹);太阳高挂时,他还在窗下枕着书酣睡——这种懒散随意的生活状态,暗示了他不追求世俗功名的性格。
颔联"祗闻留客教沽酒,未省逢人说料钱"进一步刻画人物:他只知道热情招待客人喝酒,却从不会和人谈论俸禄钱财("料钱"指古代官员的工资)。这两句通过生活细节,突出主人公重情义轻物质的品格。
颈联"洞口礼星披鹤氅,溪头吟月上渔船"用两个充满仙气的画面,描写隐士的日常活动:在山洞前披着鹤羽大衣祭拜星辰,在溪边吟诗时月亮初升、渔船归航。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遗世独立的意境。
尾联"九华山叟心相许,不计官卑赠一篇"点明写作缘由:住在九华山的老者(指崔少府)与作者心灵相通,作者不在乎对方官职低微,特意写下这首诗相赠。这里既表达了真挚的友情,也体现了作者不慕权贵的价值观。
全诗通过清新自然的场景描写,塑造了一个远离官场、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诗中"燕雀"、"鹤氅"、"渔船"等意象生动可感,"沽酒"、"吟月"等生活细节充满情趣,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隐逸生活的美好。作者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其实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中追名逐利风气的否定。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