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湖过香山偶成二首 其一

去路鶱腾逼紫霄,何年凫舄堕王乔。
暗峰藏雨皆龙窟,灵草含霜半药苗。
已觉山衣云扑扑,还疑风鬓雪潇潇。
扪萝更上岧峣顶,下视沧溟百水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山中游历的经历,展现了作者在攀登过程中所见的景致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去路鶱腾逼紫霄”,意思是说,作者沿着山路攀爬,不断向上,接近那紫霄仙境般的天空。这里用“鶱腾”形容攀登的艰难与迅速,同时“紫霄”则暗示了山的高度和云雾缭绕的仙境感。

“何年凫舄堕王乔”则是一个巧妙的比喻,用传说中仙人王乔的故事来暗示作者仿佛也是来寻仙的。这里的“凫舄”指的是仙人的靴子,而“王乔”则是指那位传说中的仙人。

接下来,“暗峰藏雨皆龙窟,灵草含霜半药苗”这一句,刻画了山中奇景,暗色的山峰隐藏着雨和龙穴,而山间的灵草则像是珍贵的药材,充满了神秘感和药用价值。

“已觉山衣云扑扑,还疑风鬓雪潇潇”继续描述了山中的景象,作者穿着的衣服好像被云雾包围,感觉像是置身于云中;而风吹过他的鬓发,仿佛是雪在飘洒,给人一种寒冷而飘逸的感觉。

最后一句“扪萝更上岧峣顶,下视沧溟百水潮”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作者的决心和勇敢。作者继续攀爬,登上山峰的最顶点,俯瞰着海洋与河流。这里“扪萝”指的是用手抓住藤蔓攀爬,而“岧峣顶”则形容山峰的高峻,最后一句“下视沧溟百水潮”则显示了作者站在高处,俯瞰世间万千景象的豪迈之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登山的过程和所见所感,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观与神秘,又表达了作者追求高远境界和勇敢探索的内心情感。

舒亶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0